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又稱”凡高”,以下稱“梵高”,荷蘭后印象派畫家。出生于新教牧師家庭。1866年從曾德特的鄉(xiāng)村澤文伯根的寄宿,梵·高進入蒂爾勃格的文法學校。是后印象主義的先驅(qū),并深深地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shù),尤其是野獸派與表現(xiàn)主義。梵高的作品,有《星夜》、《鶯尾花尾花》、《向日葵》與《有烏鴉的麥田》等,已躋身于全球最著名、廣為人知與珍貴的藝術(shù)作品的行列。
在阿爾勒,梵高畫了一系列的收獲景象。其中最著名的就要屬豐收了,并且他一個星期就畫了10件!毋庸置疑,如果不是因為6月20日的那一場毀了一年收成的大暴雨,他會畫出更多的收獲景象。在畫了一系列的收獲景象后,梵高寫信給他的弟弟提奧:“我正在描繪一個新題材——極目遠望,到處是黃綠相間的田野。我已畫了兩稿,現(xiàn)在開始畫油畫。它簡直像柯寧克的作品,你知道,就是那個描繪廣闊田野的倫勃朗的學生?!辫蟾呷绱讼蛱釆W描繪他筆下的風景畫。 一望無邊的遼闊景色令梵高心馳神往。面對原野,他不僅想起故鄉(xiāng)荷蘭,而且往昔流連于畫廊,飽覽風景大師杰作的日子,又重新浮現(xiàn)在眼前。梵高以精確的用色和幾何圖形似的構(gòu)圖,賦予畫面以令人難以置信的縱深感,把我們的視線從前景一步步引遙遠的天際。這幅作品再次顯示了色彩的和諧——前景呈赭石和橘黃色,中景穿插著幾簇綠色矮樹叢和一片金黃色的田野,遠處露出青山藍天。黃色田野中,藍色的手推車和紅色的鏵犁格外醍目。為了使作品產(chǎn)生縱深感,給人以從高視點遠望景色的印象,梵高讓天空只占畫幅的六分之一。藍色手推車構(gòu)成畫面的焦點,位于畫面正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