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又稱”凡高”,以下稱“梵高”,荷蘭后印象派畫家。出生于新教牧師家庭。1866年從曾德特的鄉(xiāng)村澤文伯根的寄宿,梵·高進入蒂爾勃格的文法學校。是后印象主義的先驅(qū),并深深地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shù),尤其是野獸派與表現(xiàn)主義。梵高的作品,有《星夜》、《鶯尾花尾花》、《向日葵》與《有烏鴉的麥田》等,已躋身于全球最著名、廣為人知與珍貴的藝術(shù)作品的行列。
梵高【馬約里卡瓷瓶中的夾竹桃】簡介:作品尺寸:60.3 Cm&Time73.6cm 作品年代:1888 作品材質(zhì):布面油畫 現(xiàn)收藏于:紐約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文森特·威廉·梵高簡介:(Vincent Willem Van Gogh, 1853年-1890年),荷蘭后印象派代表性畫家。梵高1853年3月30日生于津德爾特,早期因為表達內(nèi)心的悲痛,曾割斷了自己的耳朵。梵高1890年7月29日在法國瓦茲河畔因困擾其多年的精神病發(fā)作自殺身亡。梵高早年經(jīng)商,后熱衷于宗教,1880年以后開始學習繪畫。梵高曾在巴黎結(jié)識貝爾納、西涅克和高更等畫家。梵高早期作品受印象主義和新印象主義畫派影響,代表作有《食土豆者》、《塞納河濱》等。梵高摒棄了一切后天習得的知識,漠視學院派珍視的教條,甚至忘記自己的理性。在梵高的眼中,只有生機盎然的自然景觀,他陶醉于其中,物我兩忘。梵高視天地萬物為不可分割的整體,他用全部身心,擁抱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