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1693-1766),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山東范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后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jié)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圖》《清光留照圖》《蘭竹芳馨圖》《甘谷菊泉圖》《叢蘭荊棘圖》等,著有《鄭板橋集》。
板橋題畫曰:“竹石相交萬萬年,兩家節(jié)介本天然。請看十月清霜后,一種蒼蒼籠碧煙?!泵鑼懼衽c石相伴生長,天長地久,竹石的氣節(jié)天然的一樣,即使經過風霜雨雪后,依然不會改變。雖然在寫竹石,但重在突出氣節(jié)操守,體現(xiàn)了板橋和碧岑兩人良好的關系,也反襯了作者本人一生與竹石一樣高傲的氣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