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1693-1766),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滴跣悴?,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山東范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后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jié)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圖》《清光留照圖》《蘭竹芳馨圖》《甘谷菊泉圖》《叢蘭荊棘圖》等,著有《鄭板橋集》。
此件《蘭竹圖》縱200厘米、橫105厘米,如此巨幅作品在鄭板橋傳世書畫中也是難得一見。更為珍貴的此件作品是由愛新覺羅后裔所藏,為難得的鄭燮珍品。畫作右下角數(shù)叢幽蘭和幾株箭竹,同根并蒂,相參而生。蘭竹用焦墨揮毫,以草書中豎長撇法運筆,亂中求正,密中見疏,筆墨無多,水墨斑瀾,使蘭竹峭待別致的美感益增,進而表現(xiàn)出了蘭竹欣欣向榮而又幾傲蕭爽的怠趣,達到了鄭燮蘭竹特有的清勁秀逸、脫盡時習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