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又稱”凡高”,以下稱“梵高”,荷蘭后印象派畫家。出生于新教牧師家庭。1866年從曾德特的鄉(xiāng)村澤文伯根的寄宿,梵·高進入蒂爾勃格的文法學(xué)校。是后印象主義的先驅(qū),并深深地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shù),尤其是野獸派與表現(xiàn)主義。梵高的作品,有《星夜》、《鶯尾花尾花》、《向日葵》與《有烏鴉的麥田》等,已躋身于全球最著名、廣為人知與珍貴的藝術(shù)作品的行列。
《玻璃酒瓶和檸檬》是荷蘭畫家梵高創(chuàng)作的一幅靜物油畫。梵高的早期生活,堅決投身于從事藝術(shù)品商人的工作。經(jīng)歷了短暫的教職生涯后,他成了貧困的傳教采礦工人。直到約摸27歲時,梵高才開始了他的畫家生涯;然而,在他生前的最后十年間,卻創(chuàng)作了超過2000幅畫,包括約900幅油畫與1100幅素描,本網(wǎng)已收錄梵高作品1700余幅。靈感[家]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進行創(chuàng)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見了印象派與后印象派(見《爆炸》梵高傳,約1887年)。梵高融入了他們的鮮艷色彩與畫風(fēng),創(chuàng)造了他獨特的個人畫風(fēng),梵高是個熱愛自然并能從簡單的事物看到純粹之美的畫家,他說他寧可畫從窗戶向外看到的樹影也不畫想象中的美麗幻象。梵高的畫風(fēng)在法國阿爾勒的那段時間,發(fā)展已臻成熟。
梵高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在他生前最后兩年創(chuàng)作的,期間梵高深陷于精神疾病中,最終于37歲那年自殺。梵高最為人熟知的是其極具個性的系列作品,如《星夜》、《向日葵》;其實他所畫的清新亮麗的作品也毫不遜色,如《有垂柳的公園是詩人的花園》、《麥田云雀》、《烏云密布的天空下的麥田》等。梵高:“我的冒險,不是靠主動選擇,而是被命運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