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1082.11.10—1135.06.05),即宋徽宗(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宋神宗趙頊的第十一子、宋哲宗趙煦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為遂寧王、端王。歷任鎮(zhèn)寧軍節(jié)度使、司空、昭德軍節(jié)度使等要職。
《瑞鶴圖》此圖 繪彩云繚繞之 汴梁 宣德門,上空飛鶴盤旋,鴟尾之上,有兩鶴駐立,互相呼應(yīng)。畫面僅見宮門 脊梁部分,突出群鶴翔集,莊嚴肅穆中透出神秘吉祥之氣氛。此幅一改常規(guī) 花鳥畫構(gòu)圖的傳統(tǒng)方法,將飛鶴布滿天空,一線屋檐既反襯出群鶴 高翔,又賦予畫面故事情節(jié),此在中國繪畫史上是一次大膽嘗試。繪畫技法尤為精妙,圖中群鶴如云似霧,姿態(tài)百變,無有同者。更為精彩 之處,天空石青滿染,薄暈霞光,色澤鮮明,鶴身粉畫墨寫,睛以生漆點染,頓使整個畫面生機盎然。
卷后為徽宗瘦金書題記及詩,款“御制御畫并書”,簽押“天下一人”,觀其書風(fēng),健筆開張,挺勁爽利,側(cè)峰如 蘭竹,媚麗之氣溢出字里行間。“瘦金體”的出現(xiàn)豐富了我國書法藝術(shù)的個性化風(fēng)格,對后世亦頗有影響。政和壬辰。上元之次夕。忽有祥云拂欝。低映端門。眾皆仰而視之。倏有群鶴。飛鳴于空中。仍有二鶴對止于鴟尾之端。頗甚閑適。余皆翱翔。如應(yīng)奏節(jié)。往來都民無不稽首瞻望。嘆異久之。經(jīng)時不散。迤儷歸飛西北隅散。感茲祥瑞。故作詩以紀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