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云鵬 (1547~1628)明代畫家。字南羽,號圣華居士,安徽休寧人。天啟五年(1625)尚在作《白馬馭經(jīng)圖》,瓚子,詹景鳳門人。書法學(xué)鐘、王。畫善白描人物、山水、佛像,無不精妙。白描酷似李公麟,絲發(fā)之間而眉睫意態(tài)畢具,非筆端有神通者不能也。供奉內(nèi)廷十余年。他與董其昌、詹景鳳諸人交游,故流傳作品多有董其昌、陳繼儒等人的題贊。董其昌贈以印章,曰“毫生館”。其得意之作,嘗一用之。萬歷八年(1580)作江南春扇,天啟元年(1621)作伙溪漁隱圖。
《五相觀音圖》取材自《莊嚴(yán)經(jīng)論》之“菩薩五種相”。一、憐愍相:謂菩薩以慈悲菩提之心,愍念一切眾生,廣行方便,饒益攝受,是為憐愍相;二、愛語相:謂菩薩能于一切佛法,巧妙宣說,柔言軟語,令諸眾生而得正信,是為愛語相;三、勇健相:謂菩薩為眾生故,于諸難行苦行而悉行之,不生退屈,是為勇健相;四、開手相:開手者,開手以物與人也,謂菩薩悲愿深重,能行布施,濟(jì)貧拔苦,而以財(cái)慧普攝一切,是為開手相;五、釋義相:謂菩薩為眾生故,施無礙辯,解經(jīng)釋義,以最上法而攝受之,是名釋義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