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紹興路諸暨州楓橋全堂(今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楓橋鎮(zhèn)全堂村)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
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他著述等身,行于世的著作有《春秋合題著說》、《史義拾遺》、《東維子文集》、《鐵崖古樂府》、《麗則遺音》、《復古詩集》等近二十種。
書法以行草最工,筆勢巖開,有大將班師,三軍奏凱,破斧缺牖,例載而歸之勢,傳世作品有楷書《周上卿墓志銘》,行書《張氏通波阡表》、《真鏡庵募緣疏卷》、《鬻字窩銘》、《城南唱和詩卷》、《元夕與婦飲詩》、草書《夢游海棠城詩卷》、《竹西草堂記卷》、《致理齋尺牘》、《晚節(jié)堂詩》、《沈生樂府序》等,其余墨跡則多見于書札及書畫題跋之中。
《真鏡庵募緣疏卷》是楊維楨的行草書佳作。作者晚年與僧道交往頻繁,經(jīng)常出入于寺廟道院,此卷特地為真鏡庵募緣所撰寫。其書章局變化豐富,隨意而奇崛,用筆力遒韻稚,筆法跳宕,竭盡一唱三嘆、回腸蕩氣的能事。用墨濃淡互濟,干濕對比強烈,表現(xiàn)出作者的強烈的藝術(shù)個性,怪癖性格的極度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