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佐光信 室町時代(1338~1573)的著名大和繪(注1)畫師土佐光信(1434~1525)向來被尊為妖怪畫的開山宗師。室町時代,雖然中國宋元時期的宮廷水墨畫(區(qū)別于“唐繪”,被稱之為“漢畫”)受到幕府的推崇,但以土佐光信為代表的正統(tǒng)大和繪畫師也借鑒中國畫的技巧,為勢漸衰退的大和繪注入了新的活力。室町時代的大和繪取材已具有明顯的世俗化特征,也更加注重裝飾效果(這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其后“浮世繪”誕生的先導(dǎo)),土佐光信的《百鬼夜行繪卷》正是充分體現(xiàn)了這兩個特點的作品。
肖像主人頭戴折烏帽,身穿食松鶴及龜圖案的青色直垂(武士禮服的一種),端坐于別具異國風(fēng)情的坐墊之上。容貌特征為高顴骨及大眼睛。肖像主人的背后,松枝自左右伸出,此處實為珍稀。是僅僅因為肖像主人背后有此種圖案的隔扇畫,或者其具有某種特殊意義,目前對此尚不明確。據(jù)說此作品為直詮卒后其子安義請15世紀(jì)后期宮廷繪畫代表畫師--土佐光信所繪,從畫風(fēng)來看可能確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