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壽(1874-1921),初名云芝,號雪宧,1874年生于江蘇吳縣(今蘇州)一儒商家庭,客居南通。 從小隨父親識字讀書。十六七歲時成為蘇州有名的刺繡能手。光緒三十年其繡品作為慈禧七十大壽壽禮上貢,慈禧大加贊賞,親筆書寫了福壽兩字,分贈予沈雪芝,從此更名沈壽。
1911年,沈壽繡成《意大利皇后愛麗娜像》,作為國禮贈送意大利,轟動該國朝野。1914年,張謇在江蘇南通創(chuàng)辦女紅傳習所,沈壽應聘擔任了所長兼教習。1921年6月18日,沈壽病歿于南通,終年48歲,葬于南通狼山。
驚嘆這位蘇繡大師,以其超人的智慧,靈巧的繡手把傳統(tǒng)的蘇繡工藝提高到了更為絢麗神奇的藝術境界。重塑了周昉繪畫的中國唐朝六位衣著艷麗的貴族婦女及其侍女于春夏之交賞花游園圖。仕女五人,女侍一人,另有小狗、白鶴及辛夷花點綴其間。 全圖六個人物的主次、遠近安排巧妙,景物襯托少而精。兩只小狗、一只白鶴、一株辛黃花使原本顯得孤立的人物產(chǎn)生了左右呼應、前后聯(lián)系的關系。半罩半露的透明織衫,使人物形象顯得豐腴而華貴。巧妙的針法使線條細勁有神,流動多姿。濃麗的設色,頭發(fā)的鉤染、面部的暈色、衣著的裝飾,都極盡工巧之能事,較好地表現(xiàn)了貴族婦女的細膩柔嫩的肌膚和絲織物的紋飾。此圖是周昉貴族人物畫風格的代表。同時也體現(xiàn)出貴族仕女養(yǎng)尊處優(yōu)、無所事事、游戲于花蝶鶴犬之間的生活情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