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為芊,湖北襄陽人,時人號海岳外史,又號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祖籍山西,然遷居湖北襄陽,后曾定居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
在書法上,他是宋四書家(蘇、米、黃、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書體瀟散奔放,又嚴于法度,蘇東坡盛贊其真、草、隸、篆,如風檣陣馬,沉著痛快;另一方面,他又獨創(chuàng)山水畫中的米家云山之法,善以模糊的筆墨作云霧迷漫的江南景色,用大小錯落的濃墨、焦墨、橫點、點簇來再現層層山頭,世稱米點。為后世許多畫家所傾慕,爭相仿效。他的兒子米友仁,留世作品較多,使這種畫風得以延續(xù),致使文人畫風上一新臺階,為畫史所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