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為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鑒藏家。
《滸溪草堂圖》原藏沈天民家中,明末遺失。沈天民曾孫沈培風少時曾在朋友姚子文家見到此畫,想要購回,卻終究沒好意思開口,一直是心頭的一塊心病,念念不忘。二十年后的一天,得知姚子文已于一年前的冬天患病不治而逝的消息后,沈培風立即前往浙江的姚宅,欲覓得此畫,可惜宅內(nèi)已空無一物。有道是功夫不負有心人,不久有人將畫送上門來。經(jīng)過二十年世事滄桑,百變流轉(zhuǎn),培風又遇此畫,便下定決心說什么也不能讓機會從自己身邊再次溜走。于是,幾乎傾其所有,重金購得,并請工匠重新裝裱后珍藏起來。此舉顯示出培風與其曾祖一樣不忘本,具有難得的孝心。當年天民雖生活在城市,但仍不忘先祖的桑梓生活而在城市中修建草堂,取名為滸溪,才得以有畫作《滸溪草堂圖》留傳至今,讓后人一睹名家畫作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