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綬(1598年—1652年),字章侯,幼名蓮子,一名胥岸,號老蓮,別號小凈名,晚號老遲、悔遲,漢族,浙江紹興府諸暨縣楓橋陳家村(今諸暨市楓橋鎮(zhèn)陳家村)人。明代著名書畫家、詩人、儒客大家。
明仁宗朱高熾(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明成祖朱棣之子,明朝第四位皇帝(1424年8月12日-1425年5月29日)。
洪武十一年(1378年),生于鳳陽府 [1] ,朱高熾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但身形較胖,導致身體較弱。 [2]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為燕王世子。朱棣起兵靖難期間,以世子朱高熾守北平府,朱高熾善撫士卒,僅以萬人拒南軍李景隆五十萬之眾圍攻,城賴以全。永樂二年(1404年),立為皇太子。明成祖朱棣數(shù)次北征,朱高熾都以太子身份監(jiān)國,朝無廢事。其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寵于朱棣,串通宦寺,陰謀奪嫡;后因侍郎胡濙密疏,成祖才改變更換太子之意。 [3]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在位期間為政開明,發(fā)展生產(chǎn),與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許多舊臣,平反了許多冤獄,廢除了許多苛政。在軍事上,修整武備,停止了永樂時期的大規(guī)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為仁宣之治打下基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