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原祁,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生,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卒。字茂京,號麓臺、石師道人,江南省蘇州府太倉人(今江蘇太倉)。以畫供奉內(nèi)廷,擅畫山水,繼承家法,學(xué)元四家,以黃公望為宗,喜用干筆焦墨,層層皴擦,用筆沉著,自稱筆端有金剛杵。與王時敏、王鑒、王翚并稱“四王”,形成婁東畫派,左右清代三百年畫壇,成為正統(tǒng)派中堅人物。
本幅原題簽作〈高宗御題王原祁山水〉,《石渠寶笈三編》則著錄為〈王原祁畫山水八軸之二〉。畫秋山紅樹,曲徑通幽。山頂作礬頭密林,皴筆細(xì)若雨點(diǎn),凡此皆遠(yuǎn)承自范寬(約950-1031間)家數(shù)。右上方自題「擬范中立」,幅左及上方各有乾隆(1736-1795)題詩一首。下方另有蔣溥(1708-1761)、汪由敦(1692-1758)、嵇璜(1711-1794)、梁詩正(1697-1763)等臣工題詩,并裱成書畫合璧的長軸。 此一系列作品當(dāng)年應(yīng)深受高宗所喜愛,并長期懸壁觀賞,導(dǎo)致畫心遭到蟲蝕,殘損嚴(yán)重,殊屬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