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原祁,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生,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卒。字茂京,號麓臺、石師道人,江南省蘇州府太倉人(今江蘇太倉)。以畫供奉內廷,擅畫山水,繼承家法,學元四家,以黃公望為宗,喜用干筆焦墨,層層皴擦,用筆沉著,自稱筆端有金剛杵。與王時敏、王鑒、王翚并稱“四王”,形成婁東畫派,左右清代三百年畫壇,成為正統(tǒng)派中堅人物。
本幅用披麻皴與側筆擦染山石,多處直接以赭石、汁綠、花青暈染,鮮麗的色彩對比帶給畫面生意盎然的氣息。前景兩組高大喬松指引兩股山體走向:一支由左下至右中并延伸至右側主山;另一支則由左下至左中山脈、最后再由遠山山脊延伸往右上主山。透過橫向汀渚、房舍、小橋、土坡聯結左右兩脈山勢。流水從右下引入,隨著兩道山勢左右回蕩、似斷實連,導向遠方水岸與天際融成一體,將山體環(huán)抱在水天相連的構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