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廷標(biāo)(?- 1767年),清代畫家。字士揆,烏程(今浙江湖州)人。鴻子。善人物,兼花卉、山水,白描尤工,亦能界畫。乾隆二十五年第三次南巡時(shí),進(jìn)白描羅漢冊,命入內(nèi)廷供奉。所繪寫意秋果及人物,皆得高宗題詠?!妒氒浮分浟怂?1幅作品。
紙本設(shè)色。作品創(chuàng)作取材于歷史典故“濠梁之辯”,記載于《莊子﹒秋水》篇中。講述的是是指春秋戰(zhàn)國時(shí)期的兩名思想家莊子和惠子的一次辯論。這次辯論以河中的魚是否快樂以及雙方怎么知道魚是否快樂為主題。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游從容,是魚樂也?!被葑釉唬骸白臃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不知魚之樂,全矣?!鼻f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弊髌樊嫹ňぜ鎸?,注重人物形象刻畫,生動(dòng)自然;衣褶用濃墨鉤勒,略似折蘆描法,筆勢流暢;坡石、樹木、流水用筆挺健勁秀,樹葉點(diǎn)染精細(xì),設(shè)色雅淡。山石用小斧劈皴,墨色富有層次,別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