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鎮(zhèn)(1280年-1354年),字仲圭,號梅花道人,浙江嘉興人。元代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
擅畫山水、梅花、竹石,與黃公望、倪瓚、王蒙合稱“元四家”。
早年村塾教書,從柳天驥研習“天人性命之學”,隱居,賣卜為生。山水師法董源、巨然,兼取馬遠、夏圭,干濕筆互用,尤擅帶濕點苔。水墨蒼莽,淋漓雄厚。喜作漁父圖,有清曠野逸之趣。墨竹宗文同,格調(diào)簡率遒勁。精書法,工詩文。 [1]
作品有《漁父圖》《雙檜平遠圖》《洞庭漁隱圖》《蘆花寒雁圖》等。
上海博物館藏版本,圖中描繪江南水鄉(xiāng)景色,平岡叢樹,一漁父駕小舟逍遙于湖彎水色之間。全圖墨色蒼潤,山石、樹木、枝葉都注意到了墨色濃淡的交替運用,借以表現(xiàn)層次關(guān)系并突出主要物象。筆法多變,皴擦點染,均可看出作者高超的控筆能力。湖山間幽僻清寂的意境躍然紙上,給人以遠離塵俗之感。吳鎮(zhèn)的《漁父圖》大都以秀勁瀟灑的草書《漁父群》相配,詩、書、畫相得益彰。即如此圖中所書:“目斷煙波青有無,霜凋楓葉錦模糊。千尺浪,四鰓鱸,詩筒相對酒葫蘆。”詩為畫圖點睛,真切地表達出 “一葉隨風萬里身”的隱逸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