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鎮(zhèn)(1280年-1354年),字仲圭,號梅花道人,浙江嘉興人。元代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
擅畫山水、梅花、竹石,與黃公望、倪瓚、王蒙合稱元四家。
本32.5x562.2厘米,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打魚圖
漁樵的詩詞與圖畫在文學、藝術的含意上,通常象征著與世無爭的隱居意象;像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的開卷詩那樣:“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所以漁父詞與漁父圖早就有其歷史淵源。
吳鎮(zhèn)在這幅《漁父圖》(1352)的自跋中說,圖是仿自五代荊浩所畫的《唐人漁父圖》。 畫上一首首的題詩,也仿自唐朝詩人張志和等人的唱和之作。張志和的《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是一首極有名的描述漁父之樂的詩。 吳鎮(zhèn)以此相唱和,可見其心志也意在漁父與世無爭的隱居之樂。 看他的這卷《漁父圖》里的漁父形象,似乎悠閑的居多,他們正在享受江上清風,坐看云起,悠悠游游的清靜之美油然而生。 吳鎮(zhèn)的繪畫在明中葉經(jīng)沈周、文徵明、董其昌等以“學問、隱居、志節(jié)”來評論畫作的情況下而愈加高揚,由此可見,學問、隱居、志節(jié)等影響繪畫表現(xiàn)的因素都早已是吳鎮(zhèn)繪畫的一部分了。 吳鎮(zhèn)此畫雖說是仿自荊浩,但其實是元代山水畫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