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xué)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樂家、美術(shù)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xué)歸國后,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后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1913年受聘為浙江兩級師范學(xué)校(后改為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xué)校)音樂、圖畫教師。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師范學(xué)校音樂、圖畫教師,并譜曲南京大學(xué)歷史上第一首校歌。
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弘一大師云游四海,曾多次往來于金仙寺、五磊寺和伏龍寺之間,創(chuàng)作歌曲、書寫佛經(jīng)、講律說法。據(jù)伏龍寺監(jiān)院傳道法師介紹,弘一大師與伏龍寺當時的主持誠一法師相交甚篤,曾三次到伏龍禪寺,前后居住時間長達一年之久。“1931年的歲末,弘一大師是在伏龍寺度過的;1932年上半年也一直住在這里;此年夏天他赴溫州不幸染病,病后來到伏龍寺養(yǎng)疴?!眰鞯婪◣煾嬖V記者,古木蔥蘢的伏龍寺環(huán)境清幽,讓弘一大師非常中意,憩澹寧靜的心境下,他曾用六天時間恭寫了《佛說阿彌陀經(jīng)》共十六大幅,后又陸續(xù)寫了一百多幅嘉言集聯(lián)饋贈給至友和學(xué)生。而弘一大師在伏龍寺繪就《羅漢長卷》的事也是近年才得到考證的。
2005年,杭州師范大學(xué)弘一大師研究中心教授陳星得知一位私人收藏家弘緣居士手中有一批弘一大師出家后的繪畫作品,在三年前便著手對其真?zhèn)芜M行鑒定?!昂腴T弟子、原廈門書畫院院長、年近九旬的老畫家張人希題簽確認了這些作品就是弘一真跡。書畫鑒定專家柯文輝、李家振等,弘一弟子的后人豐一吟、劉雪陽以及弘一孫女李汶娟、李莉娟也確認這些作品為弘一大師真跡,認為這些畫非弘一大師扎實的西洋畫基礎(chǔ)、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