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瑛(1585-1664),一說(1585-約1666),明代畫家。字田叔,人物畫像號蝶叟,晚號石頭陀、山公、萬篆阿主者、西湖研民。又號東郭老農(nóng),所居榜額曰城曲茅堂 。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浙派后期代表畫家之一。
工書善畫,長于山水、花鳥、梅竹,尤以山水著名。其山水法宗宋元,又能自成一家。師畫家沈周,落筆秀潤,臨摹唐、宋、元諸家,師黃公望尤為致力。晚年筆力蓊蒼勁,氣象峻 ,與文征明、沈周并重。
張僧繇沒骨畫法,時順治戊戌清和畫於醉鶴軒。西湖外民藍瑛。鈐藍瑛之印。順治戊戌為1658年,時藍瑛74歲。
此幅用沒骨法以石青、石綠色畫山石,用朱砂畫小草,樹葉也用濃艷的紅、黃、青、綠沒骨點出,云用白粉渲染。畫面色彩濃重豐富,卻又典雅清新。自識張僧繇沒骨法,實為畫家自己獨創(chuàng)的畫風,此幅為藍瑛青綠重色畫的代表作。
此畫畫面前景以平遠構圖,畫山間水畔的村落,水邊斜生著蒼勁的老樹,村落后倚高山,山間白云繚繞。畫中山石不加勾勒,直接用石青、石綠,多種顏料渲染,山腳用赭石相接,用汁青和花青染出石面的向背關系。樹木的輪廓略加勾勒,在敷色渲染之外略加皴擦。樹木的枝葉工整細致,有宋畫的風致。白云以花青和白粉暈染而成。藍瑛的沒骨重彩,色彩明麗,色彩對比明快,具有一種裝飾美感。
《故宮博物院藏明清繪畫》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