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年(約1155-1218),南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的宮廷畫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于清波門,故有劉清波之號,清波門又有一名為“暗門”,故其俗呼為“暗門劉”。宋孝宗淳熙年間(1174-1189)入為御前畫院學生,宋光宗紹熙年間(約1190-1194)為畫院待詔,宋寧宗時(1195-1224)因進獻《耕織圖》,得到獎賞,賜予金帶。擅畫人物、山水,師張訓禮(本名張敦禮),而名聲蓋師,被譽為畫院人中“絕品”。畫學李唐,畫風筆精墨妙,山水畫風格繼承董源、巨然,清麗嚴謹,著色妍麗典雅,常畫西湖,多寫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西湖勝景;因題材多園林小景,人稱“小景山水”。張丑詩云:“西湖風景松年寫,秀色于今尚可餐;不似浣花圖醉叟,數(shù)峰眉黛落齊紈?!彼魑萦睿绠嫻ふ?。兼精人物,所畫人物神情生動,衣褶清勁,精妙入微。作品題材廣泛,既有反映社會不平的,如《風雪運糧圖》;松年也是位愛國畫家,擁護抗金,反對投降,曾苦心孤詣畫《便橋會盟圖》,希望統(tǒng)治者效法唐太宗戰(zhàn)勝強敵突厥,而不要效法唐高祖之逃跑投降政策;他還畫《中興四將圖》,表彰岳飛、韓世忠等民族英雄之偉績。后人把他與李唐、馬遠、夏圭合稱為“南宋四大家
在《四景山水圖》中,其界畫屋宇絲毫不爽,山石多用小斧劈破,可以看出與李唐的淵源關系,而秀潤過之,四幅畫面均無款印,但可信為劉松年真跡。后幅有明人李東陽題記。本幅分鈐《春和園鑒藏》等印二十四方。
春景
畫堤邊莊院。桃李爭妍,嫩柳成蔭,遠山迷朦不清,雜樹小草很有生機,給人以春意盎然、心情舒展的審美感受。堤頭兩侍者牽馬攜盒向小橋走近,階下童仆忙于清理擔具,像是隨從主人倦游歸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