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趙佶(1082.05.05-1135.06.05),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向太后于同月立他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
宋徽宗即位之后啟用新法,在位初期頗有明君之氣,后經(jīng)蔡京等大臣的誘導(dǎo),政治情形一落千丈,后來金軍兵臨城下,受李綱之言,匆匆禪讓給太子趙桓,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于都城紹興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qū)東南35里處)。他自創(chuàng)一種書法字體被后人稱之為瘦金體,他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是古代少有的藝術(shù)天才與全才。被后世評為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編寫《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說如果當初章惇的意見被采納,北宋也許是另一種結(jié)局。并還說如宋不立徽宗,金雖強,何釁以伐宋哉。
宋·趙佶
《行書蔡行敕卷》一說為摹本。原本書于1119—1125宣和年間 《三希堂法帖》刻本,原帖為滿行7字,《三希堂法帖》改為滿行4字,原帖由于后人將黃庭堅等的偽跋裱在后面,稱是為太宗所作,所以作者一直傳為太宗,實際上乃徽宗真跡。
此卷是宋徽宗不準蔡行辭去領(lǐng)殿中省之職所頒的敕書。此敕行間佈白疏朗得體,筆劃纖細,寫來墨韻流暢,瀟灑清勁,有如飄藤蕩柳之勢,具有瘦而勁,秀而潤的藝術(shù)效果。
釋文:敕蔡行。省所上劄子。辭免領(lǐng)殿中省事。具悉。事不久任。難以仰成。職不有總。難以集序。朕肇建綱領(lǐng)之官。使率厥司。況六尚之職。地近清切。事繁而員眾。以卿踐更既九。理宜因任。俾領(lǐng)盾省。實出柬求。乃愿還稱謂。殊見撝謙。成命自朕。于義毋違。爾其益勵前修。以稱眷倚。所請宜不允。仍斷來章。故茲詔示。想宜知悉。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