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盧西恩特斯(西班牙文:Francisco José de Goya y Lucientes,1746年3月30日-1828年4月15日),西班牙浪漫主義畫派畫家。畫風(fēng)奇異多變,從早期巴洛克式畫風(fēng)到后期類似表現(xiàn)主義的作品,他一生總在改變,雖然他從沒有建立自己的門派,但對后世的現(xiàn)實主義畫派、浪漫主義畫派和印象派都有很大的影響,是一位承前啟后的過渡性人物。代表作有《裸體的瑪哈》、《著衣的瑪哈》、《陽傘》、《巨人》等。
這幅畫反映了1808年人民反抗拿破侖侵略的歷史事件。在這幅畫中,戈雅并沒有把起義者看做是失敗者,而是把他們描繪成為英勇頑強(qiáng)、臨危不懼的英雄,這與那些內(nèi)心怯弱的劊子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畫面上被屠者的前排里站著三個人,右邊的一個是僧侶,正在作最后的祈禱,中間是一個神情堅定的農(nóng)民,他抬頭望著夜空,在農(nóng)民身旁站著的是一個起義的市民,他正暴怒地舉起了雙手,好像在厲聲咒罵敵人。而畫中刑場的背景是馬德里的郊外,作品畫面上的色彩對比強(qiáng)烈,光源從下面照射上去,更渲染了動蕩不安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