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圭,生卒年不詳。南宋畫家。字禹玉,臨安(今浙江杭州)人。早年畫人物,后來以山水著稱。他與馬遠同時,號稱“馬夏”。寧宗時任畫院待詔,受到皇帝賜金帶的榮譽。他的山水畫師法李唐,又吸取范寬、米芾、米友仁的長處而形成自己的個人風格。雖然與馬遠同屬水墨蒼勁一派,但卻喜用禿筆,下筆較重,因而更加老蒼雄放。用墨善于調(diào)節(jié)水分,而取得更為淋漓滋潤的效果。在山石的皴法上, 常先用水筆淡墨掃染,然后趁濕用濃墨皴,造成水墨渾融的特殊效果,被稱作拖泥帶水皴。傳世作品有《溪山清遠圖》《西湖柳艇圖》《雪堂客話圖》等。
《雪堂客話圖》是夏圭傳世的一幅精品佳作,為其早期作品,絹本,淡設色。畫中描繪了雪后欲融未化時的景色,體現(xiàn)了冬季沉寂的大自然所蘊藏著的勃勃生機。遠景用勁利方折的線條勾勒出遠山一角的輪廓和紋理脈絡,少皴多染,以顯其陰陽向背和層次變化。坡腳則隱沒于淡墨暈染的煙嵐霧靄之中。畫面左下方的景物構成了畫面的主體,山石在運用了斧劈皴后以淡墨加染,生長在巖隙之中的兩株老樹,前后掩映,如雙龍對舞。水岸邊,有一水榭掩隱于雜樹叢中,軒窗洞開,清氣襲來。屋內(nèi)兩人正在對坐弈棋,雖只對其圈臉、勾衣,寥寥數(shù)筆,卻將人物對弈時凝神注目的神情表現(xiàn)出來。遠處山頂與近處枝權之上有未融化的積雪零星點綴。由于經(jīng)過近九百年的氧化,絹已發(fā)黃、變暗,使得用蛤粉點染的白雪歷久彌新、晶瑩璀璨。畫面右下角為細波蕩漾的湖面一隅,一葉小舟漂于湖面之上。畫面左上角留出的天空,杳渺無際,把觀者引入深遠渺茫、意蘊悠長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