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明代畫家、書法家、詩人。
三十歲時進京會試,涉會試泄題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后游歷名山大川,以賣文鬻畫聞名天下。
早年隨沈周、周臣學畫,宗法李唐、劉松年,融會南北畫派,筆墨細秀,布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師承唐代傳統(tǒng),色彩艷麗清雅,體態(tài)優(yōu)美,造型準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于水墨寫意,灑脫秀逸。書法奇峭俊秀,取法趙孟頫。[1]
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并稱“吳中四才子”。繪畫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
唐寅楸枰一局圖軸,正251cm×93.3cm絹本設色廣東省博物館藏款識:樹合泉頭圍綠蔭,屋橫澗上結黃茅。日長別有消閑興,一局楸枰對手敲。吳郡唐寅。鈐印:唐寅圖書(朱)唐寅私印(白)南京解元(朱)鑒藏印:孫九思堂(白)孫煜峰鑒定記(朱)煜峰鑒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