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賢(1618—1689)明末清初著名畫家,金陵八大家之一。又名龔賢,字半千、半畝,號野遺,又號柴丈人、鐘山野老,江蘇昆山人,流寓金陵(今南京市),早年曾參加復社活動,明末戰(zhàn)亂時外出漂泊流離,入清隱居不出,居南京清涼山,買畫課徒,生活清苦。性孤僻,與人落落寡合。工詩文,善行草,源自米芾,又不拘古法,自成一體。著有《香草堂集》他與同時活躍于金陵地區(qū)的畫家樊圻、高岑、鄒喆、吳宏、葉欣、胡慥、謝蓀等并稱“金陵八家”;與清初著名詩書畫家呂潛(號半隱)并稱“天下二半”。
這幅是清代畫家豈賢《十二月令山水》中的一幅,描繪了六月山間之景?,F(xiàn)收藏于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畫中所畫的房屋,簡潔明麗,在周圍筆墨的映襯下,潔白的屋墻似乎透出光亮。用黑白對比的技法。沉著穩(wěn)重,禿筆與尖筆兼用。禿筆,取之圓潤蒼勁,勾屋,皴擦,畫樹和點苔蒼老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