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jiān)(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字魯直,小字繩權(quán),號清風(fēng)閣、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黔安居士、八桂老人,世稱黃山谷、黃太史。洪州分寧(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祖籍浙江金華。北宋詩人黃庶之子,南宋中奉大夫黃相之父。北宋大孝子,《二十四孝》中“滌親溺器”故事的主角。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江西詩派開山之祖。
釋文: 天民、知命、大主簿:霜寒,想八嫂安裕、九奶、四奶、大新婦、普姐、師哥、四娘、五娘、六郎、四十、明兒、九娘、十娘、張九(咩兒)、韓十、小韓、曾兒、湖兒、井兒,各安樂。過江來,甚思汝等,寂寞且耐煩,不須憂路上,路上甚安穩(wěn)。但所經(jīng)州郡多故舊,須為酒食留連爾。家中上下,凡事切且和順。三人輪管家事,勿廢規(guī)矩。三學(xué)生不要令推病在家,依時節(jié)送飯及取歸。書院常整齪、文字勿借出也。知命且掉下潑藥草,讀書看經(jīng),求清靜之樂為上,大主簿讀《漢書》必有功矣。十月十四日,立報。諸奶子以下,各小心照管孩兒們,莫作炒,切切。 書于紹圣二年(10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