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字魯直,小字繩權(quán),號清風(fēng)閣、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黔安居士、八桂老人,世稱黃山谷、黃太史。洪州分寧(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祖籍浙江金華。北宋詩人黃庶之子,南宋中奉大夫黃相之父。北宋大孝子,《二十四孝》中“滌親溺器”故事的主角。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江西詩派開山之祖。
這幅是北宋黃庭堅草書浣花溪圖引卷,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館。卷縱長35.5cm,橫長391.4cm。此卷為火燒殘本,后經(jīng)明代夏德聲補齊。鑒藏印有“紹興”、“內(nèi)府書印”、“貞元”、“乾坤清賞”、“石渠寶笈”、“寶笈三編”、“有明王氏圖書之印”及清嘉慶內(nèi)府諸印等。卷后有明吳寬、王世貞跋。作品筆法蒼老,多骨少肉,具有作者晚年書法的風(fēng)格特征。卷后明王世貞跋中評道:“……老杜浣花溪圖引也。歌詞力欲求奇,然是公最合作語。書筆橫逸疏蕩,比素師饒姿態(tài),亦稍平易可識。而結(jié)法之密、腕力之勁、波險神奇,似小不及也……?!卑衔闹小八貛煛笔侵柑拼麜覒阉?,王世貞對黃庭堅與懷素書法特點的比較非常準確。此件作品雖然殘?zhí)庉^多,仍不失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