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伯仁(1502---1575)明代畫家,字德承,號五峰、攝山長、葆生、攝山老農、五峰山人、五峰樵客,漢族,湖廣衡山人,系籍長州(今江蘇蘇州)。文徵明侄子。性暴躁,好使氣罵座,少年時曾與叔徵明相訟,一度系獄。工畫山水,效王蒙,學“三趙”(令穰、伯駒、孟頫),筆力清勁,巖巒郁茂,布景奇兀,時以巧思發(fā)之,名在文徵明之下。橫披大幅頗負出藍之譽,唯構圖時有塞實之感。善畫人物,亦能詩。其山水畫有簡、繁兩種面貌。簡者效文徵明細筆山水,景色疏朗,筆墨細秀,多抒情意趣;繁者出自王蒙,山林層疊,構圖飽滿,皴點繁密,境界郁茂。
紙本34.8x713.5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長卷繪水道蜿蜒縱橫,竹林叢樹、漁舟小橋、草堂廟宇等散布雜錯,建筑與自然景物融為一體,既有江南園林的文雅精致,又有一種田園野趣,體現(xiàn)出江南文人泛舟讀書的優(yōu)雅閑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