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1308-1385),元代畫家。字叔明,號黃鶴山樵。趙孟頫外孫。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山水畫受趙孟頫影響,師法董源、巨然,集諸家之長自創(chuàng)風格。作品以繁密見勝,重巒疊嶂,長松茂樹,氣勢充沛,變化多端;喜用解索、牛毛皴,干濕互用,寄秀潤清新于厚重渾穆之中;苔點多焦墨渴筆,順勢而下。兼攻人物、墨竹,并擅行楷。與黃公望、吳鎮(zhèn)、倪瓚合稱“元四家”。存世作品有《青卞隱居圖》《葛稚川移居圖》《夏山高隱圖》《丹山瀛海圖》《太白山圖》等。
紙本51x130.3厘米,美國印第安那波里斯美術館藏。
此卷圖繪文人在惠山腳下隱居的環(huán)境。惠山在江蘇無錫,以景色清幽、泉水清洌聞名于世。畫中描繪山麓岡阜間有清泉流淌,岡阜上長松高柳、雜木成蔭,溪濱建有草閣水榭,岡阜后可見柴門及叢竹,遠山迤邐于畫幅上端,鮮明地畫出了文人理想中的山林野趣。 全畫章法繁密,筆墨蒼潤,是王蒙的本色。畫中有款,書“黃鶴山人王蒙為愚懶翁畫”;卷前引首有“惠麓小隱。錢逵為叔敬篆”題字;卷后拖尾,以隸書錄楊維楨、倪瓚、柳貫、柯九思、高明、周南等元代十五家名人的題跋。據明張丑《清河書畫舫》著錄王蒙《惠麓小隱圖》,謂:“是晚年筆,后人中分為兩,其前半圖上有叔明字款及重題詩,畫法極古,惜后名人題詠并一手隸書附錄于后,其名人原寫篇卻在后半卷,二本雖屬真筆而各有缺陷,詳觀題識,蓋為孟叔敬作 也。今前半圖卷尚藏太原王氏,予曾再閱,第后半圖卷不知流落何所?!贝司懋敿磸埑笏嶂鞍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