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向堅(1609-1673),明末清初畫家,字端木,號存庵、wan里歸人。善畫山水,師法王蒙,有黃公望筆意。 黃向堅的父親因戰(zhàn)亂阻隔不得歸家,黃向堅徒步wan里迎回父親,受到時人贊揚(yáng)。
向堅《wan里尋親圖》此圖為全卷,絹本設(shè)色,36.5×553.7cm,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藏。畫家繪順治八年為尋找父母,徒步經(jīng)浙江、江西。最后到達(dá)滇西。一路上堅難險阻,間關(guān)wan里,臨不測之谷,登萬丈之嶺。其返里后以其所歷險水危峰,人跡罕至之境繪而為圖。為黃向堅徒步尋父一路的所見所聞所創(chuàng)作的畫卷,晚明時出宰云南大姚,因戰(zhàn)亂道阻不得歸。向堅思親情切,于順治八年徒步經(jīng)浙江、江西、湖南、廣西、貴州、越南而至滇西。間關(guān)wan里,臨不測之谷,登萬丈之嶺。食難果腹,衣不蔽體?;蚺c虎豹同宿,或逢盜賊相侵?;蛞蛩凤L(fēng)搜骨,五內(nèi)俱冰;或為烈日蒸熏,汗出幾盡。嘗被悍軍質(zhì)疑,幾斃刀斧;復(fù)遭地震之厄,幸免覆頂。每臨清溪,見形消骨立,如百結(jié)之丐,自顧可憐,往往仰天墮淚,然尋親之心,百折無悔,雖芒鞋盡穿,踵趾俱裂,病痛相擾,總不能阻其行腳也。歷時二年,跋涉二萬六千余里,終于尋得雙親而歸。其事也,總因驚天地,感人神而有善終;其人也,足與仁人志士,英雄豪杰,并傳青史。 向堅因善畫,返里后以其所歷險水危峰,人跡罕至之境繪而為圖,世人感其事,概以“wan里尋親圖”稱之。其筆底之山川,皆其辛酸苦樂,所親所歷之記錄。所以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