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世寧(Giuseppe Castiglione,1688.7.19-1766.7.16),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奧內(nèi),生于意大利米蘭,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為天主教耶穌會的修道士來中國傳教,隨即入宮進入如意館,為清代宮廷十大畫家之一,曾參加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工作,歷經(jīng)康、雍、乾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50多年,并參加了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工作,極大地影響了康熙之后的清代宮廷繪畫和審美趣味。 主要作品有《十駿犬圖》《百駿圖》《乾隆大閱圖》《瑞谷圖》《花鳥圖》《百子圖》等。
清圣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穆麟德:Hiowan 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 。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成年后先后平定三藩、收復臺灣(鄭氏臺灣)、親征噶爾丹、保衛(wèi)雅克薩(驅逐沙俄侵略軍),以尼布楚條約確保清王朝在黑龍江流域的領土控制,創(chuàng)立多倫會盟取代戰(zhàn)爭,聯(lián)絡蒙古各部。
康熙帝是中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wèi)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chuàng)出康乾盛世的局面,被后世學者尊為“千古一帝”,廟號圣祖,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