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見龍(1606--1687年后)字云臣,自號金門畫史,江蘇太倉人,一作吳江人,居虎丘??滴醭跖c顧銘同時以寫真祗候內廷,名重京師。系曾鯨弟子。兼工人物故實,筆法粗獷,衣紋流暢。畫佛像極莊嚴華美,其工細之作堪與仇英共席。陳庚云:余見所畫《湯文正公(斌)像》,其子侄皆云酷肖。描繪人物細致傳神,注重人物的神氣和動勢,筆力勁健,畫法近梁楷、戴進、吳偉一路。兼善花卉、翎毛。另外,其傳統技法深厚,臨摹古人的作品見功夫,能達到亂真的地步。
蘇麻喇姑(約1612-1705.10.24),蒙古族人,初名蘇茉兒,或蘇墨爾,為蒙語的音譯,意思是毛制的長口袋。順治晚期或康熙年間改稱滿名蘇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她病逝后,宮中上下都尊稱她為蘇麻喇姑。
蘇麻喇姑是清朝孝莊文皇后的侍女,出身于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隨孝莊陪嫁進入后金宮廷。身歷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康熙五朝。通曉蒙滿文字。清崇德元年(1636年),參與設計清朝開國冠服 。曾經擔任滿清康熙帝的啟蒙老師 。老年時,又撫養(yǎng)康熙序齒的第十二子愛新覺羅·胤裪。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蘇麻喇姑以九旬高齡去世??滴醢磱宥Y為蘇麻喇姑辦理喪事,并將其靈柩與孝莊文皇后置于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