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原祁,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生,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卒。字茂京,號麓臺、石師道人,江南省蘇州府太倉人(今江蘇太倉),王時敏孫。康熙九年(1670年)進士,觀政于吏部、任順天鄉(xiāng)試同考官,后任直隸順德府任縣(今河北省邢臺市任縣)知縣,地當九河下流,滏漳諸水復久壅塞,腴田變?yōu)槲垆?,圪劉累泊等處,即古大陸澤為患,尤甚甲子乙丑秋雨連旬,水勢陡發(fā),堤岸盡壊,田萊俱成巨浸。原祁請照淮揚例,永免水荒田賦三千余金,民困以蘇其余如,筑堤以防水憲,建橋以通水道,斃盜賊以安民命,明僎介以昭典禮,發(fā)倉儲以救羸,著跡難以枚舉。丙寅,奉命行取擢諫垣,改翰林,累官少司農,卒于位,賜祭葬如例,康熙五十九年入祀名宦。
此作品為故宮博物院藏品原畫掃描的高清圖片,年代清代,此圖為故宮內部圖片文件,用于故宮的出版,印刷,宣傳的,其它地方買不到這樣高清的,紋理清晰,細節(jié)清晰,可用來噴繪印刷,制作仿品。
《盧鴻草堂十志圖》冊,清,王原祁作,紙本(10開),墨筆或設色,每開尺寸不等,約縱29cm,橫29.5cm。
此冊山水是王原祁據唐代盧鴻《草堂十志圖》圖意,分別仿宋、元諸家筆意,重新加以藝術創(chuàng)作而成。盧鴻原作早已失傳,今尚存宋人的臨仿本,與此冊相較甚殊,是畫家?guī)熎湟舛粠熎溘E之作。該冊無紀年,以畫筆之蒼勁,當是畫家晚年之作。10頁畫,有6開設色,并兼用墨筆,色、墨兼施,渾然一體,清麗中有蒼厚之致,為畫家畢生努力所形成的特色。其晚年曾請告老還鄉(xiāng),屢為康熙帝所挽留,難免有“身在魏闕,心存江湖”之想,此圖冊似即追慕前賢草堂之隱的無奈心境的寫照,為其晚年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