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北宋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天圣八年(公元1030)進(jìn)士。歷任宿州掾、吳江知縣、嘉禾(今浙江嘉興)判官?;实v二年(1050),晏殊知永興軍(今陜西西安),辟為通判。后以屯田員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嘗知安陸,故人稱“張安陸”。治平元年(1064)以尚書都官郎中致仕,元豐元年病逝,年八十八歲。
這幅《十詠圖》是北宋畫家張先的代表作之一,該畫現(xiàn)在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這是一幅山水人物畫,畫卷的開首部分便是吳興南園一角,主體建筑為一座重檐歇山頂?shù)臉情w,相配小亭欄桿回環(huán)曲折,花草樹木掩映,庭中有鶴,亭角有花一株,環(huán)境幽雅而氣象恢宏。樓閣內(nèi),馬太守正陪二老對坐弈棋;小亭內(nèi),二老手扶欄桿,一面賞景一面閑話;另二老或攜琴或曳杖,款款而來。此外有童仆衙役陪伴侍候。
畫前引首有清乾隆皇帝弘歷手書“誦芬寫妙”四字,拖尾有南宋陳振孫,元顏堯煥、鮮于樞、脫脫木兒四跋,畫中有北宋孫覺一跋。本幅上有南宋賈似道“悅生”、“秋壑”、“秋壑玩賞”等印,明初“典禮稽察司印”半印,清乾隆、嘉慶寶璽十余方,又溥儀印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