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云鵬 (1547~1628尚在)明代畫家。字南羽,號圣華居士,安徽休寧人。卒年不詳,天啟五年(1625)尚在作《白馬馭經(jīng)圖》,瓚子,詹景鳳門人。工書法,學(xué)鐘繇、王羲之。畫善白描人物、山水、佛像,無不精妙。白描酷似李公麟,設(shè)色學(xué)錢選。絲發(fā)之間而眉睫意態(tài)畢具,非筆端有神通者不能也。兼工山水、花卉。中年用筆細秀,略近文征明、仇英畫法,晚年風(fēng)格樸厚蒼勁,自成一家。
《蘭亭修禊圖》繪畫的是東晉名士大書法家王羲之公元353年(東晉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邀請名士謝安、孫綽等41人,于會稽山陰的蘭亭水邊,做流觴曲水之戲。游戲充滿文趣,各人分坐于曲水之旁,借著宛轉(zhuǎn)的溪水,以觴盛酒,是讓盛滿美酒的觴順流而下,置于水上停于某人之前,他就必須即席賦詩。。他們一邊喝酒一邊作詩,也發(fā)表一些議論。大家即興寫下了許多詩篇,推舉王羲之寫一篇序。這天,有26人作詩,編成了詩集《蘭亭集》。王羲之為其作序,千古不朽的《蘭亭集序》就這樣誕生了。王羲之乘興作《蘭亭集序》,文采燦爛,雋妙雅迪,書法更是遒媚勁健,氣勢飄逸,被后世推為“天下第一行書”。修禊,是中國古老的習(xí)俗,暮春三月在溪水邊所進行的一種祓除不祥的節(jié)日活動,勃勃生機的春意帶給人們振奮的情緒和吉祥幸福的心愿。傳達出一種美好的企盼,祝愿生活美滿順利,同時也有一種超脫世俗的文人情懷,獲得一絲心靈的靜謐與休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