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賢(1618—1689)明末清初著名畫家,金陵八大家之一。又名豈賢,字半千、半畝,號野遺,又號柴丈人、鐘山野老,江蘇昆山人,流寓金陵(今南京市),早年曾參加復社活動,明末戰(zhàn)亂時外出漂泊流離,入清隱居不出,居南京清涼山,買畫課徒,生活清苦。性孤僻,與人落落寡合。工詩文,善行草,源自米芾,又不拘古法,自成一體。著有《香草堂集》他與同時活躍于金陵地區(qū)的畫家樊圻、高岑、鄒喆、吳宏、葉欣、胡慥、謝蓀等并稱“金陵八家”;與清初著名詩書畫家呂潛(號半隱)并稱“天下二半”。
轉身東北,引客視之,則柴門犬吠,仿佛見之?!庇肿詫懶≌?,著僧服,手持掃帚,作掃葉狀,懸于樓堂,以示與清朝統(tǒng)治者格格不入,后人因此將他的舊居稱為“掃葉樓”。龔賢晚年幽居于此,賦詩作畫,教學。“憶余十三便能畫,垂五十年而力硯田,朝耕暮獲,僅足糊口,可謂拙矣!”(《溪山無盡圖卷》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