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漢臣(1094年―1172年),汴京(今河南開封)人,北宋畫家。北宋徽宗宣和年間(1119~1125)任畫院待詔,南宋高宗紹興年間(1131~1162)復職,南宋孝宗隆興初年(1163)任承信郎。 [1]
畫面描繪一個小孩左手拿著繩索,右手牽著一頭金鍍眼睛、銀貼齒的獅子。張嘴擺尾的獅子,由兩個披著獅皮的小孩扮成。旁邊三個孩子正在觀看戲耍,組成一幅童子戲獅的舞蹈場面?!蔼{子舞”是人們熟識喜愛的傳統(tǒng)民間舞蹈,有關(guān)獅子舞的最早記載見于三國魏人孟康的《漢書·禮樂志》注,注中說:“象人”“若今戲魚蝦獅子者也?!彼娮钤绲莫{子舞形象是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兩人扮成的獅子。宋代獅子舞非常盛行,尤其是兒童們跳起獅子舞都興高采烈。這一時期的獅子舞,注重武藝,表演常與打斗相結(jié)合。獅子有時還口吐煙火,以增強神威武勇的氣氛。這幅以兒童生活為主的風俗畫反映了宋代民間舞蹈的盛行。此畫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