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章(生卒年不詳),清代畫家。乾隆時供奉內廷,作品見于乾隆三十一年(一七六六)至乾隆五十六年(一七九一)間,工畫人物、山水、花鳥,最善畫龍。
紙本工筆重彩。畫家使用連綿而富有彈性的線條塑造額摩鳥形貌,又以短細的筆觸刻畫出鳥禽堅密光滑的羽毛質感。為了增強立體感,巧妙地吸收了西洋繪畫的光影技法。作為襯景的花草、樹木,以惲壽平“沒骨”法來表現(xiàn)。乾隆親作上題《御制詠額摩鳥十韻》,臣梁國治撰文為下跋?!割~摩」一詞應源自印度尼西亞語系「emeu」的音譯,而「emeu」這個字在十八世紀以后漸漸用來專指與食火雞(cassowaries)等同屬于大型的走禽類。食火雞(學名Casuarius;英文:Cassowarys),又名鶴鴕,屬于鶴鴕科,生活在熱帶雨林中,是世界上第三大的鳥類,僅次于鴕鳥和鴯鹋,翼非常退化,比鴕鳥和美洲鴕鳥的翅膀更加退化。雖然它比鴕鳥或者鴯鹋要小,但是,新幾內亞島和澳大利亞的這種不會飛的鳥非常危險,以擁有12厘米長、類似匕首一樣鋒利的爪而著稱,所以又有“殺人鳥”之稱。2004年,它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