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瑛(1585-1664),一說(1585-約1666),明代杰出畫家,字田叔,號蝶叟,晚號石頭陀、山公、萬篆阿主者、西湖研民,又號東郭老農,所居榜額曰“城曲茅堂” ,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浙派后期代表畫家之一。 ×
松蘿晚翠圖軸》是藍瑛38歲的國畫作品。畫面峰巒層疊,中部有廟宇坐落于茂密的松林中,半隱半露相映成趣。泉水沿著蜿蜒的山澗,飛流直瀉,與山腳的河流相連,近處河邊雜樹成林,林中一老人前行,琴童后隨。畫面布局采用“高遠”法,氣勢雄峻。山石的紋理采用“荷葉皴”兼取“斧劈皴”,墨色潤澤,濃淡相間,充分表現(xiàn)出蒼山的層次感和體積感,石綠作苔點,疏落有致,色彩明潔,增添了畫面的裝飾趣味。林森挺拔,枝干蒼老,樹葉點勾結合,分別用石青、石綠加以點染,有的樹已禿落無葉,呈現(xiàn)出一片深秋的景色。整個畫面用筆工細,墨色穩(wěn)重,給觀者以蕭疏自然的美感。 行書自題:“松蘿晚翠”,款署:壬戌秋中,錢塘藍瑛,鈐印兩方。整個畫面用筆工細,墨色穩(wěn)重,給觀者以蕭疏自然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