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濤(1642年-1708年)清代著名畫家,原姓朱,名若極,廣西桂林人,小字阿長,別號很多,如大滌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號有元濟(jì)、原濟(jì)等。明靖江王朱亨嘉之子。與弘仁、髡殘、朱耷合稱清初四僧。
石濤是中國繪畫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繪畫實(shí)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shù)理論家。
他幼年遭變后出家為僧,駐錫于安徽宣城敬亭山廣教寺,后半世云游,以賣畫為業(yè)。早年山水師法宋元諸家,畫風(fēng)疏秀明潔,晚年用筆縱肆,墨法淋漓,格法多變,尤精冊頁小品;花卉瀟灑雋朗,天真爛漫,清氣襲人;人物生拙古樸,別具一格。工書法,能詩文。存世作品有《石濤羅漢百開冊頁》、《搜盡奇峰打草稿圖》、《山水清音圖》、《竹石圖》等。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名言有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dāng)隨時代等。
《張公洞勝景》繪山巒迭嶂,石階高聳幽長,溶洞中有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瑯滿目,山間云霧迷茫,幽靜清雅,仙氣彌漫,卷尾處則是農(nóng)田小徑縱橫馳騁,茂林繁樹圍繞屋前舍后,一派生機(jī)盎然之意趣。
此卷筆墨疏簡蒼勁,筆墨上既有硬度和力感,又含蓄筆致,于蒼中帶秀,剛中見柔,構(gòu)圖得當(dāng),格調(diào)雄健宏闊,意境空寂雅靜,畫風(fēng)老辣蒼渾。該作是一幅難得之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