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1525年5月26日-1582年7月9日),字叔大,號太岳,幼名張白圭,湖廣荊州衛(wèi)(湖北省荊州市)軍籍 。生于江陵縣(荊州) ,故稱之“張江陵”。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內(nèi)閣首輔,輔佐萬歷皇帝朱翊鈞進行“萬歷新政”,史稱“張居正改革”。
《帝鑒圖說》是明代內(nèi)閣首輔、大學士張居正親自編撰,供當時年僅十歲的小皇帝——明神宗(萬歷皇帝)閱讀的教科書,由一個個小的故事構(gòu)成,每個故事配以形象的插圖。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圣哲芳規(guī)”講述了歷代帝王的勵精圖治之舉,下篇“狂愚覆轍”剖析了歷代帝王的倒行逆施之禍。本書還對張居正所詮釋的帝王之道,以當代人的視角進行了獨特評論。書中的插圖是明代的木刻版畫,線條簡單,輪廓清晰,樸拙中帶有幾分稚趣,可愛又不失傳神,兼具欣賞性和收藏性。
上冊:玉樹新聲,任賢圖治,妲己害政,游畋失位,坑儒焚書,孝德升聞,剪彩為花,脯林酒池,革囊射天,諫鼓謗木,游幸江都,斜封除官,揭器求言,八駿巡游,觀燈市里,下車泣罪,戲舉烽火,寵幸番將,戒酒防微,便殿擊球,解網(wǎng)施仁,遣使求仙,桑林禱雨,寵信伶人,上清道會,女巫出入,德滅祥桑,應(yīng)奉花石,五侯擅權(quán),夢赍良弼,任用六賊,市里微行,露臺惜費,焚裘示儉,寵昵飛燕,遣辛謝相,留衲戒奢,嬖佞戮賢,屈尊勞將,弘文開館,蒲輪征賢,羊車游宴,笑祖儉德,明辨詐書,上書粘壁,褒獎守令,金蓮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