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畫僧、詩僧。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溪(今浙江蘭溪市游埠鎮(zhèn)仰天田)人。
那婆斯尊者十八羅漢的第十四位,為梵語 Vanavasin的音譯。伐那婆斯尊者是一個沉靜有禮,謙虛好學(xué)的人。他靜心聽講,不但佛陀說的,而且其它人說的都用心去聽,有一次,弟子們都在聽目連尊者說法,目連說了四句佛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這四句概括了佛教的的宗旨。伐那婆斯深受啟發(fā),后他深思好學(xué),很快就得了阿羅漢果。由于他常在芭蕉下用功,故又稱「芭蕉羅漢」。 阿氏多尊者 十八羅漢的第十五位,為梵語 Ajiata 的音譯,阿氏多因長相異常丑陋,被父母趕出家門,只好出門行乞,但人們都被他的容貌嚇著了,沒人愿意施舍他。他只好藏入山林,靠山泉野果為生,但就連山中的鳥獸也怕他,,阿氏多孤苦伶仃地過著野人般的生活,佛陀知道后,就入山中度化他,阿氏多見到佛陀和比丘的身影就逃之夭夭。佛陀變成一位丑陋如鬼的人去接近阿氏多,阿氏多見到一個相貌跟自己差不多的人,先是驚訝,接著便高興地說「我們都一樣丑,一樣寂寞,就做個好朋友把」佛陀說「好的。好朋友,我先敬你這缽中的飯吧 」阿氏多一聽,便把飯吃光,當(dāng)他吃完后,卻見眼前的人變成了個俊秀的人。他奇怪的問為何他變成好看的人。佛陀指著遠(yuǎn)處在坐禪的比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