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非闇(1889年3月22日—1959年7月3日),原名于魁照,后改名于照,字仰樞,別署非闇,又號閑人、聞人、老非,近現(xiàn)代中國畫家。原籍山東蓬萊,出生于北京,自幼得書畫家傳。1912年入師范學校學習,后任教于私立師范校、私立華北大學美術系。兼任古物陳列所附設國畫研究館導師。1935年起專攻工筆花鳥畫。1949年后歷任中央美術學院民族美術研究所研究員、北京中國畫研究會副會長、北京畫院副院長。作品有《玉蘭黃鸝》、《丹柿圖》、《牡丹鴿子》等。著有《非闇漫墨》、《藝蘭記》、《中國畫顏料研究》、《我怎樣畫花鳥畫》。
于非間大麗花嘉德2013春拍成交價977.5萬元
20世紀20年代,于非間曾從齊白石學篆刻和寫意畫,30年代改畫工筆,在北京畫壇環(huán)境
和張大千等的影響下,攻墓宋畫,寫趙佶瘦金體書,成為北京地區(qū)工筆花鳥畫的領軍人物。
1937年,北京古物陳列所成立”國畫館”,招收有一定功力的年輕畫家,通過授課和臨墓古
代原作,加以深造培養(yǎng)。于非閽和黃賓虹等,被聘為該館導師。40年代以降以花鳥畫名世的
田世光、張其翼、郭味蕖、俞致貞等,皆曾研學于該館。于非間的工筆花鳥,其勾勒能剛能
柔,填色勻厚,在寫生、白描、渲染各方面都有深厚功夫,畫風雍容典雅,對傳承與發(fā)揚宋代
院畫作出了突出貢獻。此圖是其晚年之作,以老舍庭前所種大麗花為“畫稿”, 并贈送老舍先
生。粉紅的大麗花在春風中搖曳,兩只蜜蜂飄忽飛來,更增加了作品的詩意。
題識:大麗花舊名西番蓮、纏枝蓮,又名天竺牡丹。老舍先生庭前種此花,花大如盤,濃艷鮮
麗,富我畫稿,因寫此乞正。-九五五年十一月,非間并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