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后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于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現(xiàn)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
白石老人生于鄉(xiāng)間長在農(nóng)村,對各色蔬果農(nóng)產(chǎn)、草蟲再熟悉不過了。越是身邊常見的,白石老人越是得心
應手,揮灑自如。人們說白石老人的畫“雅俗共賞”,但這“俗”是指題材平凡,大眾喜歡,不是說作品
的格調(diào)。其作品的格趣是雅的--用簡潔高雅的形式表現(xiàn)了有生命的自然對象,表達了人對自然的質(zhì)樸情
感,使人得到精神層面上的陶冶與凈化。
正如此幅《蝴蝶蘭》,常見的對象在白石老人的匠心獨運之下顯得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整幅畫面,筆
墨純熟,構(gòu)思精巧。蝴蝶蘭的花朵處于畫面的視覺中心,色澤艷麗,簡潔而富于姿致;枝干.上一只瓢蟲仿
佛在慢慢的前行,給畫面注入了濃濃的生活氣息。從此畫中可看出老人對畫面安排的用心程度,但我們完
全覺得是自然的再現(xiàn)。如此精彩的作品可見老人高超的藝術(shù)手段和無與倫比的調(diào)動手段的能力,殊為難
得??钭R:寄萍堂上老人。印鑒: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