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后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于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現(xiàn)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
在花卉這樣一個以自然植物為題材的繪畫里面,齊拍石把它的文人畫意境轉(zhuǎn)變了,從文人雅
趣轉(zhuǎn)向了生活情趣。即使畫梅蘭竹菊這些傳統(tǒng)題材,我們也可以看到齊白石賦予了它們以世
俗的意趣。白石老人的花卉畫題跋都是家常語、平常話,沒有半點酸腐氣,也沒有一絲玄虛
味,得之于生活,發(fā)之于肺腑,他的筆下是一個鮮活生動的世俗生活世界。幾串海棠花的紅
艷,讓人們聯(lián)想出勃勃生機,生命不息的慨嘆;幾片濃淡相宜的墨葉,是畫家對傳統(tǒng)繪畫的
繼承,是文人的戲墨雅趣。1948年, 齊白石旅居京城已逾30個年頭,年齡上則迫近八十四歲
這道“檻兒”,其時又逢國共內(nèi)戰(zhàn),北京城隨時有可能荼毒于炮火之中,友人們曾多次勸其
南遷,而齊白石卻在猶豫再三之后,最終選擇了繼續(xù)留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