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被譽為“印象派領(lǐng)導(dǎo)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chuàng)始人之一。
莫奈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xiàn)技法。他最重要的風(fēng)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涂式的輪廓線。光和影的色彩描繪是莫奈繪畫的最大特色。
《棕色的和諧》這幅畫顯然是在一天下午畫的;當(dāng)時天氣陰冷,氣氛憂郁,光線晦暗而又沉悶,只見大教堂聳立于一片灰色的天空下,畫面上用的是赭石色?;疑拇箸?,四周細細涂抹了一點既藍而又帶深灰的顏料,中央部分用的卻是黃褐色。中央三扇大門如同三個黑沉沉的洞穴;那木門的深暗色今日仍可從畫面上看出來。在以灰色為主的這種深暗色度的調(diào)和之中,我們?nèi)钥煽吹酵A粼诟鞣N雕塑上的光的符號,因為這些雕塑是用少量活躍的色彩繪出的。彩繪玻璃窗上的薔薇花飾,在正中大門小尖塔后面用的是沉濁的藍色,因而清晰可見。莫奈所關(guān)注的正是這一點;總之不是建筑物本身,而是光線所演繹出的“悲喜劇”。作家、藝術(shù)評論家古斯塔夫-熱弗魯阿在欣賞了莫奈二十幾幅有關(guān)教堂的繪畫后,稱贊這些畫“畫出了生命在光線變幻的時時刻刻所呈現(xiàn)出的永恒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