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珪(生卒年不詳),又名圭,字禹玉, 南宋宮廷畫家,臨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工人物畫,后以山水畫著稱。是北派山水代表人物之一。他與李唐、劉松年、馬遠被合稱為“南宋四大家”。
絹本淺設色。這幅作品是夏圭少有的幾幅掛軸之一,藏于臺北故宮。畫西湖中的柳樹、長堤、水榭、湖舍、畫舫和游客,風輕云淡,水墨氤氳,畫面豐滿,筆墨精謹,遠處人物也不用其它山水畫中點景人物那樣簡率的筆法,即所謂的“人物面目,點鑿為之,衣褶柳梢,間有斷缺”,而是刻畫通真,極為精妙,筆調也是沉著含蓄,明媚秀潤。歷史中可以知道自從蘇東坡出守杭州之后,發(fā)動人民開浚西湖,把封泥筑成了長堤(蘇堤),廣植桃,使得西湖更加生色。到了南宋時代,臨安首都的西湖,自然是游人歌舞游樂的勝地?!冻纱九R安志》里關于西湖的記載中曾說:“自中興以來,衣冠之集,舟車之舍,民物阜蕃,宮室巨麗,尤非昔比。”對于南宋時西湖的繁榮情況,可以概見。此畫正真實地反映了當日西湖的景象,使得人們依然仍能看到七百多年以前的西湖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