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原祁,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生,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卒。字茂京,號麓臺、石師道人,江南省蘇州府太倉人(今江蘇太倉)。以畫供奉內廷,擅畫山水,繼承家法,學元四家,以黃公望為宗,喜用干筆焦墨,層層皴擦,用筆沉著,自稱筆端有金剛杵。與王時敏、王鑒、王翚并稱“四王”,形成婁東畫派,左右清代三百年畫壇,成為正統(tǒng)派中堅人物。
仿倪瓚淡設色山水小景,三段式構圖,筆墨簡淡,意境悠遠,屬典型文人畫。上有乾隆御筆臨王羲之草書,并識御臨二字款。下有臣工汪由敦、梁詩正、張若澄、莊有恭等人題詩。畫家自題:戊子(一七〇八年)初春寫云林設色小景。余於客歲三冬。侍直暢春公寓。閑有暇時,薄醉消寒,便一弄筆,不覺成此數(shù)幀。臺北故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