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倬[清](1687―1770)字天章,一字漢章、天濤,別號十石居士、太平拙吏、伊祁山人、清在號谷齋,又號菉園、星厓,居士,奉天(今遼寧沈陽)人。善畫山水、人物、花鳥、果品,各臻其妙。曾隨父親宦游江南,得王翚指點,是畫家高其佩外甥。
這幅泰山圖以山中松林為主題。乾隆年間,作者奉命辦理泰山孔廟禮器,歸途中完成這幅泰山圖,進(jìn)呈乾隆皇帝。畫上且有乾隆題詩,記述畫作由來。此圖描繪的是泰山山間通向南天門的一段山徑兩邊的山石和松海的景色。具體是指泰山景中十八盤之景。山徑兩側(cè)可謂峰石夾峙、兩邊山勢層層疊疊。山石處古松成林,頑強地在石縫中掙扎生長,古柏姿態(tài)不一,各呈其狀。中有盤山磴道蜿蜒直達(dá)巔頂,山道中途有抬轎二隊,抬轎大吃力地緩緩向上攀援,坐轎者悠閑自得觀賞周圍的景致,漸往遠(yuǎn)處,有牌樓豎立于道中。從此圖中看到泰山氣勢雄俊,磴道陡立,可見作者描繪的是泰山景中十八盤之景致??傆^此圖,高崖峻陡,白云深鎖。嵐氣浮動、山腰松木成林,郁郁蔥蔥。全圖山高聳,坡臨亨,松成林,云橫蕩,使觀賞者若大滌襟懷。此畫樹石頗見筆意,純用意筆為之,行筆草草而富逸氣。